深耕素养提升路径 构建自主培元课堂——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低年级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圆满举行
2025年10月14日下午,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低年级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在平江实验学校长元学斋举办。本次活动以“立足新课标,构建语文'自主·培元'新课堂”为主题,旨在深化“双新”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探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集团内各校低年级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研讨。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教育领军人才、姑苏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杨建英老师作为特邀导师全程指导。

本次活动分为公开课展示、交流研讨、专家引领三大环节。
平江实验学校徐晓悦老师率先执教《称赞》一课,以情境教学法为核心引线,开篇用“语文课本是魔法宝箱”的创意设定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将“夸夸卡”作为特色激励工具贯穿全程,让表扬与学习环节深度融合。教学过程分五步推进,从情境导入、趣味初读,到聚焦对话、学写生字,再到小结升华,环环相扣,既落实字词句训练与文本理解,又渗透情感教育,实现知识学习与素养提升的统一。

随后,平江实验学校耿奕菲老师带来《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以 “制作四季美景收藏手册” 为核心情境,串联起三大任务。首先通过“雪地探秘,寻找神秘画家”,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接着借助AI视频和互动猜谜,帮助学生理解动物脚印与自然事物的对应关系,落实语言训练;最后以“生字助力,完成收藏手册”收尾。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主动学习,感受自然之美与语文之趣。

最后,平润实验小学校杨芳老师执教《称赞》一课,以“踏上魔法森林之旅”为情境主线,串联识字、阅读与情感教育。先通过情境导入,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关键人物、事物与字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以“探秘森林,发现魔法”为任务,让学生初读课文、概括内容,同时借助“默读锦囊”指导默读方法,聚焦关键情节,发现“称赞”魔法生效的起点;最后以“施展魔法,体会神奇”为任务,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体会称赞带来的情感变化。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践,学会发现并赞美他人优点,实现情感与语言能力的双重提升。

交流环节,三位执教老师分别围绕教学设计与思路、课堂生成及效果进行了说课反思。集团内多位老师分享观课感受。
平江分校 陈艳老师:徐老师《称赞》一课,以 “夸夸卡” 调动学生积极性,借 “称”“赞” 古文字故事感识字,课堂代入感强,“活” 于情境互动,“实” 于知识能力。耿老师《雪地里的小画家》课,用 “四季美景收藏手册”+AI 视频拉情境,营造童趣氛围,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点,实现寓教于乐。陈老师《称赞》课,以 “魔法森林之旅” 贯穿,将 “称赞” 具象化,贴合低年级认知,自然渗透育人目标,让学生体会真诚称赞的意义,达成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桃坞中心小学校 张淋漫老师:耿老师《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用AI技术制作互动绘本视频,融合语文、美育与科技,画面直观生动;教师语言亲切,贴合一年级认知,还能快速化解课堂突发状况,充分展现了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与亲和力。杨老师《称赞》一课,节奏把控精准,语言素养高,契合二年级认知;以“称赞”为主线串联教学,知识点与情感融合;除知识传授外,关注学生成长与情感培养,引导学生理解“称赞”意义,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大儒实验小学校 王泳荷老师:徐老师的汉字文化渗透巧妙,借 “称”“赞” 古文字演变图,呈现二字本义与内涵,开篇升华主题,提升教学格调。耿老师善用信息技术,以 AI 视频、小鸡提问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突破难点,推动学生主动探究。杨老师的师生互动真诚高效,语言富激励性与亲和力,营造安全积极的课堂氛围,学生参与度高,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在专家引领环节,杨建英老师对三节公开课展开了专业且深入的点评。她指出,三位授课教师均紧扣新课标核心要求,成功实现了语文教学从“知识本位”向 “素养本位”的转型。课堂中,教师既聚焦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目标,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又依托情境表演等活动,有效落实了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进阶目标,形成了完整的素养培养链条。杨老师进一步强调,教师需善用问题链设计激活学生深度思维,同时要注重语言建构与审美创造的有机融合,让语文学习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她结合具体课例,从多个方面提出改进策略,为参会教师指明了教学优化的方向。

本次教研活动以课例观摩为载体,通过思维碰撞推动集团内语文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同时为教师搭建了交流成长的平台,让参与教师收获颇丰。展望未来,平江教育集团将持续以教研活动为抓手,深耕语文教学领域,探索教学创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与全面发展注入动力。